讀書的樂與不樂

有名人說過,「讀一本好書,勝過交一個好友。」又有人說「開卷有益」。所以,讀書,是一種成本最低的活動。現在的各級圖書館全部免費開放,上好的環境,和善的態度,豐富的藏書。走進去,無異於走進了一個世外桃源。坐下來或者挑選到心儀的好書,可真是喝到了大補的心靈雞湯。咀嚼之餘,如同吃了橄欖般的回味無窮。

現在,每年圖書的出版,是一個天文數字。能夠被選中又被看過的書,不過是九牛一毛。一些老書,看名字便能夠知曉大概,借回來大差不差。捧讀之餘,更有一種心的喜悅。有時候,借回來的書,根本不是內容介紹或者與名字相匹配的內容,屬於雞肋。不看吧,好容易選出來的。看了更是感覺不好。那時候,讀書的樂趣便會被一種說不清楚的心態破壞掉。為此,那傢伙總是笑話我說,借錯了已經錯了一回,再壓著性子看完,是大錯特錯。我卻不這麼認為。既然能出版,既然「開卷有益」,不看,也遺憾啊。

上次借回來一套書,就是這樣。這套書厚厚實實兩大本,有一個非常吸引眼球的名字。初看名字,我以為是哲學書或者考據類的學術著作。翻開內容提要,是小說。所以毫不猶豫就拿了回來。現在圖書館便民服務越做越好,一張借書卡可以一次借四本書,不管厚薄。所以每次借書,都有一種大賺特賺的得便宜感。這一次借回來的書,全部是厚磚頭。

可是,等我回到家亟不可待地打開那一套書時,感覺怪怪的。這樣的名字,這樣厚重的兩本書,是民間傳說?不是啊,介紹說是歷史小說,是作者對相關地方多方考據,多年研究後創作的重要著作啊。一頁頁翻下去,《西遊記》的故事出現了。用白話翻譯了《西遊記》的幾乎全部。差別是在裡面增加了一隻神龜,一隻千萬年忠心耿耿卻老是被誤會的倒霉蛋神龜。這只本來應該是一條神奇青龍的生命,被天上的神仙構陷,知情者又不肯幫助它一證清白。天帝的懲罰便是給它身體背上一隻永遠拿不掉的沉甸甸大鍋。

這一條青龍變成的神龜與觀音、嫦娥、鐵拐李、唐僧等都是好友,但是它的冤屈一直沒有被申明,是天上眾多神仙的糊塗,還是本來秩序便是如此就不知道了,因為書裡沒有給出合乎情理的解釋。只是將描寫的重點,放在這個大烏龜的大公無私默默奉獻上。唐僧取經時的眾多磨難,有它的貢獻。最後被打翻的經書,是為了讓唐僧多活一些時間,否則取回去那麼多經書要翻譯,會早早地累死唐僧。大烏龜的性格,既不是愛憎分明,也不是忍辱負重,而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沒辦法。它生於何年?不知道,它將終於何年,不知道!一直到現在,大神龜還會出現。江河湖海裡,善良通靈的龜類,都是這個大神龜的自身或者後代……

看出來了吧,我的簡單介紹,已經說明了這本書胡編亂造到了怎樣的程度。我真的很奇怪,為什麼還會有人去耗費時間精力寫這樣的東西,也奇怪會有出版社正兒八經為他出版,更奇怪我自己會耐著性子看完它。這套書看完,不要說樂趣,連成就感都沒有,只覺得自己是被愚弄的傻瓜。還有,就是浪費時間。

所以,讀書是快樂。讀到一本好書,才是真正的大快樂。當然,從另一個意義說,開卷有益也沒錯。下回再遇到這樣的書,不讀了。其實,現在這樣的書並不少,我隨便翻翻放下,還了到了這個年齡,讀書沒有什麼功利,就是為了樂趣而已,所以隨心隨性最好。
veda salon,髮型設計,veda salon,曲髮,veda salon,黑店,veda salon,直髮,veda salon,染髮Salon,veda salon,負離子,veda salon,銅鑼灣,veda salon,kazaf,veda salon,陶瓷電髮,veda salon,染髮,veda salon,電髮,veda salon,髮型屋,veda salon,團購,veda salon,veda salon,好唔好,veda salon,陶瓷曲髮,groupon,veda salon,負離子直髮,veda salon,陶瓷,veda salon,差,veda salon,電髮髮型

王鳳儀《化性談》——難得一見的好文章,終身受益

王鳳儀於1864年(清同治三年)11月1日(陰曆十月初三日)子時,出生於熱河省(現遼寧省)朝陽縣雲蒙山前王家營子村樹林子屯的一個蒙古族家庭裡,祖籍在河北省密雲縣石匣鎮;九世祖遷朝陽定居。

祖父王德澤、父親王清和世代務農。王鳳儀在兄弟中行二,長兄名樹田,三弟名樹森,四弟名樹永。

王鳳儀因家貧不曾讀書,自幼便給人家放牛,稍長就為人家扛活做工,天性淳厚善良,對父母盡孝道,對兄弟盡悌道。

困苦的生活和社會的紛擾,使其從青年時期就思索人生的道理。

三十五歲那年,聽大善士楊柏宣講善書,因悟「賢人爭罪,愚人爭理」,而沉痛後悔自己的過錯,身患十二年的瘡癆,一夜之間,霍然痊癒。

同年五月,感歎世人,男不知盡忠孝,女不知賢淑,世俗風氣難以挽回。生出棄世的念頭,躺在炕上絕食五天,突然間生出靈感,認為就這樣死去不值得,自己還有爺爺與父親兩代老人要養活。應該先盡孝道,然後再立志勸世化人。

同年十月善士楊柏宣,遭誣陷被捕入朝陽監獄,王鳳儀傚法「羊角哀捨命全交」故事,誓死前往朝陽府營救楊柏宣。

行致途中,夜間忽然出現光明,好像白天一樣,王鳳儀豁然開悟,乃明心見性。

三十八歲那年十月,父親去逝,王鳳儀志奪古人守墓三年,三年守墓中洞悉性理療病法,講病化人,立竿見影成效顯著,創造了古今罕見的奇跡。

他為了使女子明白道理,昌明家教,致力於興辦女子義務學校。他所興辦的女義學一時間遍及「白山黑水」之間和長城內外。晚年又提出「崇儉結婚」、「儲金立業」、和創辦「新農村」。

特別難能可貴的是在那君權、夫權、族權橫行的年代,敢於提出並實行「翻轉世界,重立人根」。幾十年間,他創辦了700餘所女子義務學校,推助女子教育的發展,被人們譽為「王善人」。

王鳳儀道德思想書籍:王鳳儀言行錄、王鳳儀嘉言錄、王鳳儀性命哲學淺述、王鳳儀十二字薪傳、王鳳儀化性談、王鳳儀誠明錄

王鳳儀的融會貫通

王鳳儀是我國清末民初東北的一位普通農民,他沒有念過書,卻成了一位有影響的教育家。他雖然在歷史上不太知名,但我認為他對於認識我們中華民族的特點還是很有幫助的。

由於偶然原因,認識了王鳳儀的後裔王元午女士。王元午女士原來是一名普通的職工,為了研究和宣傳王鳳儀的思想,她提前退休。她送我了好幾本王鳳儀的書。讀了這些書,感到自己的內心有一種隱隱的觸動。

有人說,中華民族沒有強烈的宗教傳統,這是一個缺點。其實,任何一個所謂的缺點,從另外一個方面看也是優點。正是由於這個特點,中國人對於宗教有極大的開放性,對所有的宗教都能夠接納。這一優點,在王鳳儀的身上也充分地體現了出來。

王鳳儀在信仰問題上,沒有偏見。他不批駁任何宗教,也不專信奉某一宗教。他說:"真理唯一,但其道路非一。"所謂"條條道路通羅馬",這個道理許多人都會說,但是一位普通的農民通過自己切身的體驗說出這樣的話,就很不簡單。

王鳳儀還說:"孔子行忠恕,耶穌行博愛,穆罕默德行仁恕,老子用感應,佛陀行慈悲。五教教主,全是用善心,行天道。他們都知道身體是個臭皮囊,早晚是要壞的,只有天性,能存萬古。

所以孔子主張『殺身成仁『;耶穌說:『為義而死的,能回天國『;穆聖說:『真回教徒處逆境,常抱樂天知命之念『;老子說:『及吾無身,吾有何患?『佛被哥利王割截身體還說:『我成佛,先度你。『

他們全知道身體是暫時的軀殼,性靈才是萬古長存的。為了借假修真,才肯犧牲肉體,完成大道。"在這裡,他說的"能存萬古"的"天性",也就是"真我"、"大我"。

正是從這種天性出發,王鳳儀對宗教有一種融會貫通的能力:"所說孔老佛耶回一同開化,是要鑽透過去,不論那一教的門徒,把一教的經典鑽透,都可以和其他宗教打成一片。這和會當兒子,就必然會當父親是一理的。"

“不論那一教的門徒,把一教的經典鑽透,都可以和其他宗教打成一片。"

所謂"鑽透",從自身的成長來看,就是要達到"真我"、"大我"的層次。我接觸過不少宗教徒,包括佛教徒、基督教徒、天主教徒、伊斯蘭教徒。我感覺,大凡信仰很深者,對於其他宗教都非常具有開放性。一些能量極大的偉大人物,更是信多種宗教。例如,印度的聖雄甘地信仰三種宗教:印度教、佛教、基督教。

“我所講的性合天理,心合道理,身盡情理,三者總稱為三界,與佛家的三皈,道家的三寶,儒家的三綱是一樣的。我所講的五行,與佛家的五戒,道家的五氣,儒家的五常也是一樣的。所以只要能克己,能盡道,能與天地合一,自然也就能與萬教合一了。"

宗教其實是相通的。不同的教徒,只要達到了終極關切意義上的信仰,他們所關切的那個對象,都是同一個東西。或者說,大家都有同一個"真我"。王鳳儀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說:"只要能克己,能盡道,能與天地合一,自然也就能與萬教合一了。"

“各教都是因為死規矩把教弄壞了。其實萬教都是一個。像手足耳目,雖各有各的名,各有各的功用,而其實都在一體上,都是為這一體,各教在世間也是這樣,目的都是教人的,而不是教物的。"

王鳳儀的"手足耳目"這一比喻,也說得非常好。其實,"手足耳目"一齊用上,也不能夠窮盡我們對那個"上帝"、"終極者"、"超越者"、"無限者"、"絕對者"、"全能者"、"真主"、"真我"、"大我"、"道"、"理"、"空"、"規律"等的認識。

據說,王鳳儀在35歲時曾有一次神秘體驗,當時"楊善士誤陷朝陽府獄,善人傚法古人『羊角哀捨命全交『故事,誓死前往營救,途中夜間忽現光明,宛如白晝,豁然徹悟,明心見性。"(鄭於東《王鳳儀言行錄》序)

(註釋:"羊角哀捨命全交"的故事源自《今古奇觀》等。春秋時代,左伯桃和羊角哀是結拜兄弟,他們學識淵博,俱有治國安邦之才。由於各諸侯國互相吞併,戰爭不斷,百姓受難,二人決定要去楚國輔佐明君。行至深山天降大雪,二人被困在山林中無法存身。面對困境他們相互攙扶著、相互照顧著共勉前進。然而衣、食兩缺,弟兄二人性命難保。左伯桃決定自己捨命保全羊角哀。於是他讓羊角哀下山尋水,自己赤身而死,鞋、襪、衣、物堆積一處。左伯桃重義捨身的精神使羊角哀深受感動,到後來他身中高官仍祭奠兄長。羊角哀捨命全交,留下了萬載美名。)

所謂"夜間忽現光明",這光明既在外界,又在內心。有不少人在開悟時都有這樣的體驗,覺得光線一下子發生了變化,裡裡外外都變得透亮。王鳳儀後來全力投身教育40餘年。他創辦女學、幼兒園、敬老院,光是女學,就辦了700多所。

《王鳳儀年譜與語錄》是王鳳儀的弟子朱循天所記錄的王鳳儀生前的語錄。裡面關於王鳳儀有豐富的記載,讀後不禁令人稱奇。

例如,王鳳儀從小表現出驚人的善根和替他人著想的能力:"我幼年時候,母親給我們兄弟四人作了兩個兜兜(一名『腰子『),兄弟爭起來,我當時看見母親為難,我不但在那個當時沒爭,更立志以後也不要。"(朱循天:《王鳳儀年譜與語錄》,第11頁。)

“我十四歲給人家放牛,我有時回家,母親給我餑餑,我不吃。母親問我因甚不吃,我說,因為我吃得太飽了。我心想,我若吃了,我母親必要疑惑:東家的飯食不好,我兒子不得飽飯吃,總要天天的惦記,所以我絕不吃。"(朱循天:《王鳳儀年譜與語錄》,第11頁。)

看起來似乎有一些不近人情,實際上應該是不同凡響。

王鳳儀說:"人的根在天上,樹的根在地下。"我體會,他是一位真正感悟了"大我"的人。

化性愈病

『化性』療法首先是要知性,認識自己的病,是由五行性中的哪一行的陰面促成的,再進一步做到化性,即化除自己性中的陰濁氣質,這是性理療病的一條根本途徑。如癱瘓七年的趙品三,首先認識到自己的氣稟性是什麼色,什麼味,發動時候有多麼長的勁。後來由於外界的一觸動,便發現了自己的陰氣升起,於是氣機突變,陰性化除,七年癱瘓,霍然而愈。當然,也有的病是逐漸痊癒的,隨著陰氣的漸漸化除,病也漸漸地好轉痊癒。

鳳儀先生說:「憂愁時才生黑氣,為難時就生暗氣,這些氣有毒就容易生病。醫生治病,只知藥力,而不知道病人的境遇和心性。吃藥雖然也有效果,但愈病不一定完全徹底。因為病像賊似的,藥像兵似的,身體像民戶似的,兵力大能把賊殺盡,當然是了禍啦。然而若只能把賊攆走,兵不能索給民戶看家,兵走了,賊又回來啦,這時賊禍必然更大。所以病輕的,藥力能勝它固然可以好,但不好的病,必越發厲害。我主張化性養神,神足則病自然就好了。」這是鳳儀先生通過性理療病實踐,對心理——軀體——精神三者互相制約及疾病變化的經驗總結。

人與人之間的信息是相通的。祖先父母與子孫後代的信息也是相通的。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正是體現了無形的信息在起作用。這好像一棵大樹似的,樹根、樹幹與權枝葉之間完全相通,有『光合作用』在上下不停地運動著。祖先父母是根,子孫後代是丫杈枝葉,根深葉茂,本固枝榮,信息總在不斷地運作著。如果子孫和老人之間的信息隔絕了,上下不通了,對晚輩人大為不利,子孫便容易生病。

鳳儀先生在為他姑母勸病時,就曾對姑母的兒媳說:「老人是陽氣。兒女是陰氣(重兒女輕父母就是陰氣重),你這堆兒女.我看是一堆陰氣,你是這氣根,你罵老人就是把陽氣隔開啦。」以後她果患大肚子病。由於向婆母悔過病便好了。鳳儀先生曾用黃蔥葉作比喻說:「我小時候,用黃了的蔥葉,一頭捏住,一頭用氣吹得很鼓的,也用手捏住(把氣隔住了),盡為的一拍,就很響的。姑母是表嫂的老人,老人為陽氣,她天天罵老,是把陽氣斷了,兒女為陰氣,她只知道為兒女,哪有不生病的理呢!」(能撥陰反陽自可轉化)

從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發現,夫妻和睦,小孩健康無病。有時夫妻吵架,甚至幾天不見『開晴』,小孩便容易生病。這是因為把水攪混了,魚放在髒水裡,哪能不病呢!.所以家庭中的信息,雖然看不見,卻無時不在起作用。一個人的疾病,除了從他的性心身中查找病因之外,有時也須要把病人放在特定的時空中(更大的範圍)去考慮病的根源。

王鳳儀王善人的化性談

前言

王鳳儀老善人(1864——1937年)是位農村長工,未曾讀書,因篤行忠、孝,自誠而明,年三十五,往救友人楊柏,行至中途「黑夜見白日」明道。三十八歲,父逝世,守墓至百日,大徹大悟,發明性理療病法,講病化世,普渡群倫。

王善人講道,語似俚俗,而意境深遠,均由自性中所流露,不拘經教,權宜說法,活潑自然,不僅是為圭臬,且為經天緯之大經大法。其要旨在教人盡忠孝之道而化性立命。實行「去習性、化稟性、圓滿天性。」「止宿命、了陰命、長天命。」王善人常說:「人是什麼性,就有什麼命。木性人招難,火性人受苦,土性人受累,金性人受貧,水性人受氣。」(以上為五陰性)又說:「身界人主賤,心界人主貧,意界人主富,志界人主貴。」說明人生的富貴貧賤,否泰苦樂,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欲窺全貌,就請閱讀本書。

不怨人

我常研究,怨人是苦海。越怨人,心裡越難過,以致不是病,就是招禍,不是苦海是什麼?管人是地獄,管一分,別人恨一分;管十分,別人恨十分,不是地獄是什麼?必須反過來,能領人的才能了人間債,盡了做人的道。能度人的就是神,能成人的就是佛。

君子求己,小人求人。君子無德怨自修,小人有過怨他人。嘴裡不怨心裡怨,越怨心裡越難過,怨氣有毒,存在心裡,不但難受,還會生病,等於是自己服毒藥。人若能反省,找著自己的不是,自然不往外怨。你能,不怨不能的;你會,不怨不會的。明白對面的人的道,就不怨人了。

現今的人,都因為別人看不起自己,就不樂。其實我這個人,好就是好,歹就是歹,別管人看得起看不起呢!只是一個不怨人,就能成佛。現在的精明人,都好算賬,算起來,不是後悔,就是抱屈,哪能不病呢?

「不怨人」三個字,妙到極點啦!不怨人是真陽土。

不生氣不上火

火逆的多吐血,氣逆的多吐食。要能行道、明道,火氣都消拉。上火是龍吟,生氣是虎嘯,人能降伏住火氣,才能成道。

有人惹你,你別生氣,若是生氣氣望下行變成寒。有事逼你,你也別著急,若是著急,火望上行變成熱。寒熱都會傷人。修行人遇好事不喜,遇壞事不愁,氣火自然不生,就是降龍伏虎。能降伏住,它就能為我用。降伏不住,它就是妖孽拉。

稟性(怒恨怨惱煩,又稱氣稟性。)用事,鬼來當家。因為生氣上火一定害病,生病就是被鬼打到拉!正念一生,神就來,邪念一起,鬼就到。可惜人都不肯當神,甘願做鬼。

火是有心裡生得,人心一動就生火。一著急火往上升,一動念火往外散。若能定住心,火自然下降。不守本分的人額外的貪求,火就妄動。若能把心放下,不替人著急,就不起火,該有多麼快樂!

動性(耍脾氣)是火,心裡生氣,才是氣。佛說「七處心燈」,我說不如掐死一頭。人心一死,道心自生。人心一動,道心自滅。爭貪的念頭,就生出來了。因爭生氣,因貪上火,氣火攻心,整天煩惱,就是富貴也沒樂趣。所以古人治心,如同治病。把心掐死多麼省事。

找好處,認不是

修好的人多,得好的人少,是因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心裡存的,都是別人的不好,又怎能的好呢?

找人好處是「聚靈」,看人毛病是「收髒」。「聚靈」是收陽光,心裡溫暖,能夠養心;「收髒」是存陰氣,心裡陰沉,就會傷身。人人都有好處,就是惡人,也有好處,正面找不著,從反面上找。所以我說,找好處是「暖心丸」,到處有緣,永無苦惱。找好處是真金,想要找好處,就得以志為根,在沒有絲毫的好處裡,找出真好處來;在忍無可忍時,還能忍得住,就是「大義參天」。

認不是生智慧水,水能調五味、合五色,隨方就圓。人的性子,要能煉得像水一樣,就成道了。所以古人說「上善若水」。

人和天地是一體,天下的事都是自己分內的事,世界沒好,咱們哪能沒有不是?不是到處都有,低頭也是,抬頭也是,睜眼也是、閉眼也是。看妻子不好是低頭不是,看老人不對是抬頭不是,看別人不對是睜眼不是,心裡尋思別人不對是閉眼不是。依我說,有不明白的道、不會做的事,都是不是。人要能找著本分,才知道不是。人把天理丟了、道理迷了、情理虧了,才知道認不是。要能把不是認真了,自然神清氣爽、心平氣和。

認不是生智慧水,找好處生響亮金;找好處開了天堂路,認不是閉了地獄門;認不是勝服「清涼散」,找好處勝用「暖心丸」。

五行性

我所講的「五行」,是以木、火、土、金、水五個字代表來說的,和佛家的五戒、道家的五元、儒家的五常是一樣的。

人的苦都在性子中呢!不服人是陰木,好爭理是陰火,好怨人是陰土,好分辯是陰金,好煩人是陰水。

木性人招難,火性人受苦,土性人受累,金性人受貧,水性人受氣。像聚寶盆似的,內裡有什麼,就聚什麼。太上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一點也不錯。所以我說,好事歹事都是性子招的。

常人的性子都有所偏:偏於火的爭理,偏於土的欺人,偏於金的傷人,偏於水的厭人,偏於木的頂撞人。能化除這一偏之性,自然得道。

陰木性人,抗上、不服人,好生怒氣;怒氣傷肝,頭迷眼花、兩臂麻木、胸膈不舒、耳鳴牙痛、癱瘓中風。

陰火性人,急躁、爭理、喜虛榮、愛面子、好恨人;恨人傷心,心熱心跳、失眠癲狂、音啞疔瘡。

陰土性人,蠢笨蠻橫,疑心重、好怨人;怨人傷脾,膨悶漲飽、腹痛吐瀉、虛弱氣短。

陰金性人,殘忍妒忌、虛偽好辯,好惱人;惱人傷肺,氣喘咳嗽,肺癆咳血。

陰水性人,愚魯遲鈍、多憂多慮,好煩人;煩人傷腎,腰腿病痛,遺精陽痿。所以說什麼性,就得什麼病。

我說的五行,和佛家的五戒是一樣的。生怒氣(木)便是殺;好穿衣服、求好看(火)便是淫;買東西少給一文錢(金)也是盜;好吃好東西(水)便是酒;說半句謊話(土)也是妄。

真木是佛的根(木性仁慈),真(陽)木性人有主意、能忍辱,能立萬物。真火是神的根,火主明理、知時達務,能化萬物,不為萬物所拘。真土是道的根,信因果、能容能化,能生萬物。別人壞是別人的因果,你不要怨他,也不要替他著急。真金是仙的根,能找人好處,找好處生響亮金,和人聚萬緣,有義氣,有果斷力,遇事迎刃而解,能創萬物。真水是聖的根,能認不是,認不是生智慧水,性柔和,能養萬物。人如果得不著真五行,固執稟性用事,就死在五行裡啦!

今生是什麼性,就知道前生是做什麼的。今生是火性,前生一定是當官的;今生是水性,前生一定是商人;今生是木性,前生一定是工人;今生是土性,前生一定是莊稼人;今生是金性,前生一定是讀書人。

前生好殺害生靈的,今生火性就高;前生好抗上的,今生木性就大;前生好說謊的,今生金性就強;前生好怨人的,今生土性就厚。

達天時就是陽火,信因果就是陽土,找好處是陽金,認不是是陽水,能受氣是真陽木。這是真五行。

現今的天時,人人性裡都有火。火性人主貪、好爭理,所以才爭貪不已、戰亂不息。不爭不貪是真陽火,真陽火才能達天時,達天時不爭不貪。

三界

人是三界生的,天賦人的性,地賦人的命,父母生的身,所以說三界是人的來蹤。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盡情理,才能返本歸根。人只知有個身我,不知天上有個性我,地府有個命我。性化了,天上的性我得天爵;道理命了,地府的命我地人爵。所以一人本身有三身,可惜人都不知道呀!

我所講的「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盡情理」和佛家的「三皈」、道家的「三華」、儒家的「三綱」是一樣的。佛家的「三皈」就是性、心、身。性存天理就是皈依佛;心存道理就是皈依法;身盡情理就是皈依僧。道家的「三華」就是性、心、身,性華開天理足,心華開道理足,身華開情理足。儒家的「三綱」就是性、心、身。性存天理有仁;心存道理有智;身盡情理有勇。

三界就是三教,儒家從立命做起,道家從煉身做起,佛家從養性做起。

性存天理要柔和;心存道理要平和;身盡情理要矮和。

性要服人,不服人傷性;心要愛人,不愛人傷心;身要讓人,不讓人傷身。

性、心、身三界不太平,是因為三界中有三個賊,一稟性(又名氣稟性,指怒、恨、怨、惱、煩而言),二私慾,三不良嗜好。要想三界太平,就要用天理捉拿性中的賊,用道理捉拿心裡的賊,用情理捉拿身上的賊。

三皇就是天皇、地皇、人皇。人說是上古的三位皇帝。我說天皇是玉皇爺,管人的性,人要是動性耍脾氣,天就降災;地皇是閻王爺,管人的命,人要是壞了良心,違背倫理常道,地府就降病;人皇是皇王爺,管人的身,人要是犯罪,國法處罰。三皇管人的性心身三界,是為了叫人學好。

心裡尋思別人不對是心病,性裡常發脾氣是性病,心病必引起性病,性病必引起身病,能反過來病就好了。

性界清沒有脾氣,心界清沒有私慾,身界清沒有不良嗜好;性不清沒有福,心不清沒有祿,身不清沒有壽,所以要清三界。

三界的病我全會治,必須分開三界、清理三曹。身無不良嗜好,身界就沒病;心無私慾,心界就沒病;性無脾氣,性界就沒病。心性的病,非用道治不好,吃藥是沒有效的,可惜人都不知道呀!

貪的虧天理,欠天上債;爭的虧道理,欠人間債;攪的虧情理,欠陰間債。倘若三個字都犯了,欠三界的債,哪能有好結果?貪就是過,爭就是罪,攪就是孽。

好抱屈傷心,不抱屈保氣保命;好後悔傷性,不後悔保性保福;好怨人傷身,不怨人保身保壽。人能不抱屈、不後悔、不怨人,三界就都不受傷了。

我也有三個省,一省性中有沒有脾氣?有人拂逆我的時候,我的性裡起什麼作用?二省心裡知不知足?有沒有偏私?吃虧的時候,心裡是什麼滋味?三省行為正不正當?確實會做什麼?這是我的三省。

我也有個三綱領,就是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盡情理。我也有個八條目,一不貪、二不爭、三不抱屈、四不後悔、五不怨人、六不著急、七不上火、八不生氣。若能做到,不費金錢、不費力氣,不但成道,還能成佛。

人有三寶就是性、心、身。

性屬水、心屬火、身屬土。水是人的精,土是人的氣,火是人的神。精足有智慧、氣足有發育、神足有靈。像燒磚似的,先用土坯,再用火燒,最後用水澆,才能堅固。大家講性心身,講幾遍就等於燒了幾把火。講透了「三寶」,勝享百官之富。

能忍則性了,知足則心了,勤勞則身了,這正是好了。不能了,就好不了。

三性

人有三性,一天性、二稟性、三習性。天性是純善無惡的,孟子說的性善,正是指的天性;人賦的性是稟性,稟性是純惡無善的,荀子主張的性惡,正是指的稟性;後天的性叫習性,習性是可善可惡的,「近朱則赤,近墨則黑」,告子說的「可東可西」,正是指的習性。

以天性用事的會找人好處,以稟性當家的准看人不對。這叫什麼性,招什麼事。

天性有源,稟性有根。前生的習性,就是今生的稟性。能化去稟性(怒、恨、怨、惱、煩),天性就圓滿了。不能化的,一觸即發,像被鬼迷住了似的,所以叫做「五鬼」,鬧得家宅不安。又叫做「五毒」,令人害病死亡。它的根最深,不易拔除。人若是降伏不住它,就難當好人。佛說「業力隨身,必至妄動無明」,難以成道。

習性是物慾所繞,稟性是人間的煩惱。

能在道德場中盡義務,身界算是脫出去了。會當人的,脫出了心界。稟性化盡,才脫出了性界。不然怎能「超出三界外」呢?

神足即是德,神足就樂,樂就可以化稟性。脾氣化盡,因果自了。

去習性、化稟性、圓滿天性。

三命

人有三命:一天命、二宿命、三陰命。

性與天命合,道義就是天命;心與宿命合,知識、能力、錢財都是宿命;身與陰命合,稟性就是陰命。把這三命研究明白,你若用好命,你的命准好。命好與不好,在乎自己,哪用算命呢?

「不知天命無以為君子」,不知人不能「達彼岸」。知人的好處是知天命,知人的功勞是知宿命,知人的秉性是知陰命。知命的人才是君子。好動稟性消天命,好生怨氣消宿命,好佔便宜長陰命。天命小,要會長;宿命小,要會增;陰命大,要會消。命小要會長,命大要會守,就是「天權在手」。有人來見我,我先問他是做什麼的,就知道他的天命有多大;再問他的家業和境況,就知道他的宿命有多大。看看他的稟性大小,就知道他的陰命大小。三命是三界,三界貫通,還有不知道的嗎?

人都沒有為眾人的心,只知為己,所以才糟的。我所以能成為善人,是因為我把為己的心開除了,也就是把宿命掐死了。宿命是無盡無休的,為它還有頭嗎?

孟子說:「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可是人一得了人爵,就不再修天爵啦!修德性是長天命;學習技藝、多積錢財是長宿命;善用宿命的長知足,能消陰命。不會用的長陰命。只有長天命,是一定可以消陰命的。現今的人,只知用陰命、重宿命,不知道長天命,又怎麼能明白天道呢?

以宿命為公益的長天命;以宿命為自己享受的長陰命。所以說,有錢會花超三界,不會花的孽難逃。

香瓜,苦的時候正長;天命,苦的時候也正長。

不說人的不對,是消陰命。能忍才可以消陰命。若能忍受大侮辱,能消許多陰命。

天命大的宿命也不小,宿命大的陰命了不了。所以要止宿命、了陰命、長天命。

性命

性命是人的根,我得到了人根,那道根也就算得著了。道根是人的性,人根是人的命。性根若是好了,那命根也沒個不好的。可見人的命不好,都是被性子累的。所以我教人化性,人能化性,就算得道。

性是命的根,有德的人性量必大。性量大,命也必大。人的命都是好命,因為性子不好,把命也拐帶壞啦!

性是根,命是果,紮下根才能結果。人若是定不住性,就是沒紮下根;若不認命,也難結果,好似開個幌花。學道的人,一要化性,二要認命。性化了就不生氣,不生氣才肯吃虧,吃虧就是佔便宜。認命就不怨人,不怨人才能受苦,受苦才能享福。可惜世人都不知道,把性命看輕,把名利看重啦!古人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修性不修命,一點靈光無用處」,這話把性命雙修的重要,說的太透徹啦!

四大界

志、意、心、身四大界(四個境界)。迷信的人說:奈何橋上三條路,一條是「金」,一條是「銀」,一條就是「黃泉路」。我說用志做人就是「金」,用意做人就是「銀」,以身心用事,就是走上了「黃泉路」。

我常說,一個人必須把四大界分別清楚。究竟怎樣算是分清呢?若能本性如如不動(罵也不動性、打也不動性、殺了也不動性),把世間的愚人都托起來,,使他們成為大智慧人,便是志界,就是佛國的境界;若能心無一物,常樂無憂,便是意界,就是天堂的境界;若是貪得無厭,多憂多慮,便是心界,就是苦海的境界;若是為名為利,爭貪攪擾,花天酒地,流連忘返,好勇鬥狠,便是身界,就是地獄的境界。所以說,志界是佛國,意界是天堂,心界是苦海,身界是地獄。志界人沒說(沒有說道,怎樣都好),意界人知足,心界人好貪,身界人好鬥。沒說的叫做無心人,知足的叫做淨心人,好貪的叫做操心人,好鬥的叫做糟心人。糟心人是鬼,操心人是人,淨心人是神,沒心人是佛。

身界人只知為身子做打算,有己無人,橫不講理,見著東西就想佔為己有,佔不到便宜就生氣打架,總是發愁,所以是個鬼;心界人貪而無厭,總是不知足,滿腦子妄想,好用計謀巧算,所以是個小人;意界人知足常樂,樂就是「神」;志界人一切沒說,看透因果,不找循環,沒說就是「佛」。人要想超凡入聖,得會挪界(轉移境界)。

身界的人互相揭短,心界的人互相爭理,意界的人互相容讓,志界的人互相感恩。佛界人不思而得,神界人思則得之,魔(心)界人「求」才能得,鬼(身)界人「爭」才能得。

志有志的性,它是無為而無不為的;意有意的性,是信著人的,遇著好事就願意讓給別人;心有心的性,它是貪而無厭,一心為己,總想佔人的便宜;身有身的性,它是破壞成性的,人己兩傷也不知悔。所以說,心身兩界,絕不可叫它為主,只可叫它聽命。

講佛經的人說:人死之後要入六道輪迴。我說六道輪迴,都在我們身上呢!何必向外求?人的持身行事,用志的便是佛道,用意的便是神道,用心的便是人道,貪取外物、不顧情理的便是物道(畜生道),專好上火的便是妖道,專好生氣的便是鬼道。這六道每天都輪迴在我們身上,何必等死後呢?

佛說有三千大千世界,我說有四個大世界,得道的人一眼就看出是那一界的人。以身當人的,不論做到什麼地步也是個破敗星;以心當人的,不論怎麼能幹,也是個操心人;以意當人的,不論事情怎麼多,也不累心,是個活神仙。以志當人的,不論遇著多麼逆的環境,也不動性,就是一尊佛。

有所憂患則志倒,有所恐懼則意倒,有所好樂則心不正,有所忿懥則身不正。

苦極生志,樂極生意,真了就是佛,假了就是魔。有病就是地獄,貪心就是苦海。

會使用志的人,越遇逆境越樂;會使用意的人,意念多大,義氣也多大。

心中有累,就是命中有累,事實上必有累事。

不高興是生心眼啦!意像皮球似的,有針鼻大小的眼,就漏氣了。性是本,志是根,是萬事萬物的根。跟就像雨似的,天雨本來無心,可是酸梨得了必酸,甘草得了必甜,志在天地之間,也像那雨一樣。

死心才能化性,稟性化了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志成,這是一定的道理。稟性化了就是意,我們化世界,輕則用意,重則使志。能夠用志的,萬世罪孽一筆勾銷。可是魔來了,你可得定住,稍微一動,便是種子。

把一切假事看破,自然成真。天堂沒有壞人,地獄沒有好人,苦海沒有真人,佛國沒有假人。

用志當人是沒說的、不變的,你欺我、罵我,也是成我。你假、你詐,也是成我。就是殺了我,也是成我。以志當人就是個真。若是老公公被兒媳婦罵了,便該立志說:「你要能罵動我,算我當不起公公!」能這樣定住就是佛,是佛就有神來保護。以意為主就是個樂,樂就是神。

各教聖人,沒有不是以志為主的。我聽說,孔子在陳絕糧,仍然是坦蕩自如,絃歌不輟。又聽說,耶穌被釘十字架,三日復活仍救世人。釋迦佛當忍辱真人時,被歌利王割截肢體後還說:我成佛先度你!他們這種精神,是不是一樣呢?所以我說,各教的形式雖然不同,可是精神是一樣的,若是分門別派就不對啦!

當今之世,諸天神佛,全在人間,可並沒有投生落凡。奪誰的志,誰的靈就來。學哪位神佛的靈就到;學哪位聖賢,哪位聖賢就來。遇到什麼事,就學什麼人。像摘花樣似的,摘一個做一個。孟子說「人皆可以為堯舜」,就是叫人奪志。平常人要不奪古人的志,終久是個平常人。

真到了志界,半點火氣也沒有,只剩真樂啦!

學道

人的心理,總是好高,都是愛好。哪知事全糟在高上、壞在好上,好上、高處哪裡有道呢?人是正眼沒開,把道看錯啦!別人不做的你去做,別人拋棄的你撿來,那就是德,也就是道。像水的就下,把一切物全托起來,自然歸服你,自然服從你,這叫托底。可惜人都好搶上,不肯就下,所以離道遠啦!

世人都怕水深火熱,怕死在裡面。豈不知好名的死在名上,好利的死在利上,每天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自己還不知道呢!我講道,不要名是「入火不焚」、不要錢是「入水不溺」。

我學道先學損、學窮,別人學高、學講學問,所以沒趕上我。

知足才能落底,知足才能得道,這是得道的要訣。

道是天道,人人都有,並沒離開人。今人為什麼沒得著呢?舉例來說,一顆豆子,有了秧必須向上度漿,把豆粒度成了算。人也有本,常心思自己的本(分),誠心求三個月,便能得著,這是我求做活道得著的。

好高是貪,怕壞是粘;好好是孽,嫌不好是缺德;不盡職是丟天命。

只一個好字,把英雄豪傑都坑害啦!

立命

世人都願享福,為什麼享福的人少、受苦的人多呢?因為人一不知足、二不認命。人要明道,有福會享,沒福也會找。

看自己不如人,那叫自欺,也叫不知足,這種人准苦。知足的人天命一定長,情理足道理長,道理足天理長,足了就不費力。若是做這個想那個,叫做漏氣,像氣球似的,一漏氣就癟了;又像蒸包子,一漏氣就生了。所以君子做事不嫌事小,有十分力量使七分,有輕鬆又愉快,就是活神仙。一起貪心,便落苦海,不論怎樣大富大貴,也是毫無樂趣。

命就是人的本分,守住本分就立住了天命。天命長,名也准大起來。會當幾個人就得著幾條道。若是不盡職、不盡力、喜虛榮、做假事、有名無實,就立不住命。

道是行的,德是做的。不行沒有道,不做沒有德。上天按天理命名,人要照本分行事,就合天道。本著天道所做的就是天德,也就能不思而得。

行道不可出本位,若是離開本位,不但勞而無功,反而有過。什麼是本位呢?就是人的本分,「素位而行」,就可以成道。人要「素位而行」,做事不出本位,說話不出本位,思想不出本位,才能當體成真。若是生為女身羨慕男人,貧窮人妄想富貴,做這個想那個,全是出位的人,怎能成道呢?就像梨要成在梨樹上,不能在杏樹上成。

八德就是八個門,都能進入佛國。不過人應當從哪個門進,就由哪個門進,這就是「素位而行」的意思。我是由忠、孝兩個門進來的,給人放牛、扛活(傭工)全都是抱定一個忠字;對老人,抱定一個孝字,這是我敢自信的。

「命者,名也」,名正,命就正了。命正、性自然就化啦。所以教人最重要的教性、教命。

化性

人落在苦海裡,要是沒有會游泳的去救,自己很難出來,因此我立志要救人的性命。救人的命是一時的,還在因果裡;救人的性是永遠的,是一救萬古、永斷循環。所以救命是有形的,是一時的;救性是無形的,是萬劫不朽的。人性被救,如出苦海,如登彼岸,永不墮落。

人被事物所迷,往往認假為真,那叫看不透,所以才說人不對,和人生氣上火。其實是自己看不透,若能把世事看透,準會笑起來,哪能和人生氣打架呢?我當初看世上沒有一個好人,我就生氣,氣得長了十二年瘡癆,幾乎沒把我氣死。直到我三十五歲那年正月聽善書,才知道生氣不對,對天自責,我的瘡癆一夜功夫就好了,立刻出了地獄。

恭敬我的,正是害我;羞辱我的,正是成我。假的(指財、色、榮、辱等)來了,要把它看透,知道是上天使它來考驗我的,受辱受罪,正是消災免難。

能知人的性,才能認識人;能知物的性,才會利用物。這是和天接碴。什麼樣的人,就存什麼心,說什麼話,辦什麼事。你要是看他不對,是不知他的性,也就是不明他的道,準被他氣著。就像屎殼螂好推糞球、黃皮子(鼬)好吃小雞,爭貪的人,好佔便宜。哪一界的人,辦哪一界的事,所以說都對。

我受種種打擊,立志不生氣、不上火,被人譏笑,也不動性。氣、火是兩個「無常鬼」,能把它們降伏住,使火變為「金童」、氣變為「玉女」,不受它們克,那就是佛!

逆來的是德,人需要認識,吃了虧不可說,必是欠他的。眾人替你抱屈,你就是長命。若是無故挨打受氣,也是自己有罪,受過了算還債,還要感激他,若是沒有他打罵,我的罪何時能了?我說小人也有好處,是擠兌人好的,從反面幫助人。

受了,受了,一受就了。受罪了罪,受苦了苦。沒孽不挨罵,沒罪不挨打。逆事來若能樂哈哈地受過去,認為是應該的,自然就了啦;若是受不了,心裡含有怨氣,這件事雖然過去,將來必有逆事重來,正因為受而未了的原故。

凡是對面來的,都是命裡有的,所以遇著不如意的事、不對頭的人,要能忍受。孔子在陳絕糧,耶穌被釘十字架,佛被割截肢體,都沒怨人,那才是真認命,真認命才能成道。

人欺人,天不欺人,天加福是逆來的。若是遇著逆事,自己立不住志,那就半途而廢了。

金剛是最硬的東西,所以要立金剛志。愚人受人侮辱,或被人斥責,不以為是加福,反而生氣,是剛倒了!明白人好和愚人生氣,是剛炸了!不倒不炸,才能立住金剛志。

「煉透人情,就是學問」。要在親友中去煉,煉成了就不怕碰,像磚瓦似的,煉透了就堅固,煉不透的如同磚坯子,一見水就化了!

要想明德,必須性圓。要想性圓,必須死心。能做個活死人,性就化了。

捨錢不如捨身,捨身不如捨心,捨心不如捨性。人能捨掉稟性,就算得道。所以我教人化性,是一救萬古,性靈不昧。

veda salon,染髮,veda salon,負離子,veda salon,銅鑼灣,veda salon,kazaf,veda salon,電髮,veda salon,髮型屋,veda salon,groupon,veda salon,團購,veda salon,陶瓷電髮,veda salon,負離子直髮,veda salon,陶瓷,veda salon,好唔好,veda salon,陶瓷曲髮,veda salon,差,veda salon,電髮髮型,veda salon,髮型設計,veda salon,曲髮,veda salon,黑店,veda salon,直髮,veda salon,染髮Salon

回到原點

4月19日出發時,天氣預報的溫度是4-19度;5月10日回來時,溫度預報為6-25度。從數值看,20來天長了幾度,但感覺上,並沒有什麼明顯變化,在家坐著反而有些冷冷的,穿著跟冬天一樣。人們都說,現在的天氣也是轉著圈的,上去了,下來了;熱起來,涼下來。人們說得很準確,無論什麼天兒,從那兒開步,一定還回到那兒,從來都是這樣。

出差20多天,回來坐在班車裡,回歸到原點的感覺尤盛。從這裡出發,再回到這裡,完成了任務。去辦理移交老同志的工作。老同志們的一生,少小離家,終了想念的還是自己的故土,多數人還要回到老家去,也是從那兒來回到那兒。世界上的人與事原本一致,都是如此。

但從出發到歸來並不是寫幾個字這麼容易,幾天或者幾個月,甚至大半輩子,是些艱辛複雜的過程,是些豐富多彩的履歷,是些順利或者歪斜的腳印,是些笑著或者哭過的聲音,是些影響人生性情的記憶。至於歸來帶著的是酸澀的成功還是安心的失利,抑或者是喜樂參半的平衡安然,都不重要。最重要的還是回到原點,回到牽腸掛肚的地方,回到可以叫人安心養傷的港灣,回到那個讓人能夠放下榮辱得失裉去所有飾物的地方。

veda salon 好唔好這次的出發是無數次出發中的一次。心情已經非常平靜,對於從來沒去過地方的興趣,遠遠大於面對著陌生人開展工作的擔心。所以如此,因為好多經過告訴我,某些預想設想可能不如以不變應萬變的好。工作veda salon 差中把握住一些基本原理,熟悉目標任務,懂得事情的本來道理,就沒有什麼不能應對的。而那些只在地圖上語言裡知道的環境,將用什麼樣的風格迎接我的到來,完全是沒有底的。

只好用虔誠的心面對一切陌生,相信誠懇是世界上唯一的萬能鑰匙。整個旅程果然如我所料,虔誠迎來了好天氣和處處便利。曾晚點的車不晚點,連雨天恰好不再下雨,遇上沒想到分別多年的朋友們;辦事的單位和人們都極和氣友好,遇到的問題都解決的很順當,要辦的事情都在預期時間裡完成。在等待與中轉的間隙裡,看了想看的朋友,遊覽了夢中的地方,領略了從不瞭解的風土人情,感受了人間無處不在的戰友朋友情。當從經歷中感受無數美好、懷疑無數幸運、感念無奇不成書的時候,不得不迷信起命運來。否則,為什麼感天動地都是情與愛,都是美與順,都是滿意與舒暢?

不可否認,在與等待相遇的時候,也對人起過疑心,也擔心過某種不利的可能,也怕可能遇到對付不了的情況。最後都是事實打消了我的顧慮,堅定了我對世界人生美好的信念。尤其是過去只是簡單相交過的一些朋友們對我的關心,過去只是盡力做過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獲得加倍報還的朋友們的行為,過去只是在虛擬的網絡裡幫過一點小忙而像老朋友們一見如故的場景,不得不讓我更加相信,善良與助人為樂是件收益率最高的事情。金錢投資最多收益些金錢,得不到太多精神的滿足;而傳導善良,幫人一把,得到的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兩促進、雙豐收。這一趟出行經歷過的人與事,讓我充分地理解到過去沒有深入理解過的一些問題,那就是,人與人交往越無私,才越能得到精神上回報。平時工作生活中「不以小善而不為,不以小惡而為之」,就能積小善為大善,成為贏得尊重與獲得別人幫助的基礎。

但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忘了自我。我是誰,我是做什麼的,我為什麼要這樣做?這些問題始終縈繞在身邊,左右著我的言行。虔誠地面對世界,世界也會平靜地面對自己。無論在廣州深圳,還是到長沙成都,為什麼而來,用什麼目光打量面前的一切,一直是我醒來就明白概念。因為明白,所以在所有經過的地方都用尊重、學習、喜歡的目光看,既不以來自西北邊疆自卑,也不以代表的單位有名驕傲;既不因為初次來到而膽怯,也不因為對於工作的熟識而忘了謙讓;既不因為被動一方必須盡量滿足對方的要求而虛心聽取意見,也不因為主動權在別人哪裡就沒有看法不提出合理訴求……不卑不亢,不怯不傲,用虔誠認真的態度對待所有事情與人,得到的總是平和與尊重,這既在意想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路上總是學習的機會。學習外地同志的工作方式與精神,對於我今後的工作是一個很好的促進;學習社會這個大學堂裡的方方面面,對於我今後的生活人生都是極大的豐富滋養;學習南方山水環境裡那些美不勝收的東西,更是對我生命經歷的一次重大補充,將對完善我的整體人生觀環境觀價值觀都有莫大的收益。行有萬里路了吧,從步行到汽車,從普通火車到高鐵,這些過程一致地為我上了一堂內容豐滿的課:跋涉艱難百戰多,人間大愛勝蹉跎!

回到原點,像每年清明回到故鄉,翻開父母留下的點點滴滴;回到原點,像縈繞在腦子裡永不磨滅的關於未來的歸去。回到家裡,慢慢總結出發以來的得失經驗,為再次出發厲兵秣馬。

站在新的原點,等待下次出發。

2014年5月11日5150EE7E0AD093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