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進足球場的鯰魚

對於馬雲,商業圈的他,我們無話可說;對於體育,足球圈的他,我們話若懸河。

6月5日,阿里巴巴集團與廣州恆大俱樂部宣佈,阿里以12億人民幣入股恆大足球。通過增資擴股,阿里將獲得恆大足球50%股權,為此,在馬雲、許家印和宋衛平之間,三人的「江湖風雲」暫別一個段落。

對於中國足球,民眾複雜的情感,總在希望與絕望之間徘徊。很多網民惋歎「馬雲不應趟這灘渾水」,也有人表示,恆大的許家印不應敞開胸懷,讓馬雲投懷送抱,讓如日中天的恆大被切走一塊蛋糕。倘若此,在阿里巴巴、綠城與恆大之間,管窺一表,略顯淺陋。

馬雲擯棄綠城,放棄宋衛平,拋棄死心塌地的「主場」粉絲,遠赴南方,有「遠交近攻」之嫌,然而,馬雲只是馬雲,他是商人,其出發點終歸是利益之驅。投資綠城,還是恆大,在「利益最大化」的商業模式下,大抵誰都知道。就在馬雲離杭之際,有綠城瘋狂球迷厲斥馬雲為「賣國賊」,「滾出浙江」。然究之內幕,當時宋衛平只願出讓49%綠城股份,一點之差,不言而喻,宋斷不甘與馬雲平起而坐,而恆大許家印,卻因這點,與馬云「喜結連理」,步入「閨房」。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許家印深諳馬雲之意,更何況馬雲在中國商界,堪稱傳奇,他的點滴舉動,勢必攪動著很多人的神經。在中國足球的現實語境之中,當下只是「賠本賺吆喝」的行業,試圖通過投資足球來謀取利潤,無異於癡人說夢。較之恆大,香港市值目前已超440億,對俱樂部的運營高成本,亦不在話下,12億無非數字而已。至於馬雲為何對足球情有獨鍾,或許嗅覺靈敏之人會挑《水滸傳》裡的高俅說事,認為馬雲此舉,醉翁之意不在球,在乎政治之間,當足球遇上政治,個中端倪,不言而喻。

棄之「陰謀論」,行雲之妙,恰似霧裡識源。竊以為,馬雲縱橫江湖數十載,他知道,嵌入政治顆粒,背離市場機制,無異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足球結緣於政治,古今中外,鮮有成功者,倘若有,不過於黑夜前的迴光返照。

氣味相投方能志同道合,較之宋衛平,馬雲與許家印在經營理念與行事作風上,可謂優勢互補,互為陰陽。據載,未來10年,阿里集團的戰略重點將轉向「身體的健康」和「思想的快樂」。投資足球,便可視為馬雲商業計劃的一次戰略部署。反觀恆大,令人瞠目的巨額投資,給中國職業足球帶來的衝擊和反響,也可謂有目共睹。無論許家印,還是馬雲,「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足球,敢於正視淋漓的未來。」這種勇氣和魄力,對於當前萎靡不振的中國足球來說,無異於注入了一支強心針。

恆大的表現,似乎讓絕望的球迷再次燃起了希望,這其中,源於許家印對足球藝術,足球精神的尊重,正如媒體所言,阿里巴巴與恆大「聯姻」,恰似一條掉進足VEDA SALON 好唔好球場的鯰魚,它攪動的不單是阿里巴巴的商業版圖,更是中國足球史上的一次價值革命。正是這,讓浮躁的中國足球,看到了溫暖的陽光。

(2014.06.14於貴州)

發表留言